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获悉,南京丧葬4000253450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荣誉资深教授、江苏省社科名家蒋赞初先生,于2024年7月15日9时56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7岁。
蒋赞初先生(1927.5.5—2024.7.15),江苏宜兴人,1945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46年入中央大学,1950年毕业后,至南京博物院工作,曾任考古组副组长,并兼任华东文物工作队浙江组组长、苏北治淮文物工作组组长,以及中央考古训练班辅导员。1957年因南京大学创办考古学专门化,调回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任教员、讲师。1972年南京大学设置考古专业,先后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兼考古组组长、考古教研室主任,兼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六朝史研究室主任,直至退休。1981年评为副教授,1985年评为教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由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称号,2013年由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评选为“江苏社科名家”,2014年荣任南京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
蒋赞初教授学富五车,成果丰硕,出版有《南京史话》《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江苏社科名家文库·蒋赞初卷》,主编与联合主编有《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发掘报告》《鄂城六朝墓发掘报告》《宜兴紫砂》《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及《南京大学文物珍品图录》,并为《南唐二陵发掘报告》的主要编撰人之一。在《考古学报》《文物》等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等百余篇有关考古和历史的简报、论文。先生的研究奠定了南京大学考古学的学科特色,影响深远。
蒋赞初教授是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主要创始人,积极参与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建设、人才培养及考古文物保护事业。先生经常带队指导学生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涉及的考古遗址有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鄂城六朝墓、镇江铁瓮城、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等;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主持创建了“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先生先后担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考古学科组成员、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组考古学科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江苏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物博物馆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名委员会委员、南京历史学会会长,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南京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及南京古都学会首席顾问等。先生的一生,为南京大学考古学科,为我国的考古、文物保护事业,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蒋赞初先生一生执教杏坛,提携后进,使中国考古学学术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备受海内外师生爱戴;先生为学严谨求实,“二重证据”贯穿历史与考古,广为学林敬仰;先生为人正道直行,温和谦谦,诚有宗师风范。蒋赞初先生的逝世是南京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考古学界、历史学界的重大损失。
蒋赞初教授生前曾经对自己的文博人生做出如此评价“国难中家破人亡,孑然一身。学医未成,改读史地。从业文博考古,垂六十余载。虽略有贡献,但自感浅薄,愧对学界。文物就是文化的根。南京是我工作与生活60余年的第二故乡,为保住这座古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它面临消失的历史和文化,我责无旁贷。”
“蒋先生的一生,是为南京城鞠躬尽瘁的一生,是为中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的一生。”蒋赞初的弟子、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编审说,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蒋赞初先生亲自主持发掘或实地考察的遗址和墓葬达上千座,如南京大学北园墓、湖北鄂城六朝墓、徐州北洞山汉墓等,陆续提出南京是“十朝故都”等众多独到的见解题,他的《南京史话》《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等一系列作品奠定了他在南京地方史研究领域和六朝史研究领域至高无上的地位。新世纪以来,在南京城遭遇城市化浪潮冲击的关头,先生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和力量承担了南京城市保护神的角色,为六朝建康城、明清南京城以及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利用奔走呼号,给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从1977年参加高考成为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就一直受到先生的教导,先生之恩永在心底!”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云翱难掩悲痛之情。他说,蒋赞初教授在考古学、文物保护、南京历史研究、考古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主要开创人,蒋先生真正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作为先生的学生,我们永远怀念他,感恩他,并发扬他开创的南京大学考古学的优良传统,为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尽职尽力!”
原标题:《痛悼!蒋赞初先生辞世》